紫外分光度計是一種常用的分析儀器,廣泛應用于化學、藥學、生物學、環境監測等領域,用于測定溶液中物質的吸光度,進而分析物質的濃度或性質。為了實現這一功能,由多個關鍵組成部分協同工作,確保其能夠準確地測量樣品的吸光度。以下是紫外分光度計的主要組成部分。
1、光源
光源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作用是提供一個穩定且均勻的光源,覆蓋紫外到可見光的波長范圍。
2、單色器
單色器用于將光源發出的寬光譜光分解成單一波長的光,供樣品分析。單色器能夠根據實驗需要調節特定的波長,控制進入樣品室的光的波長范圍。
3、樣品室
樣品室是用于放置樣品的區域。樣品通常是溶液狀態,需使用透明的比色皿放置。樣品室中的光通過比色皿進入待測樣品,而后經過樣品后,剩余的光會被探測器接收。
4、檢測器
檢測器用于接收通過樣品的光信號并轉換為電信號。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并通過數據處理系統進行分析處理,得到吸光度值。

5、顯示器和數據處理系統
紫外分光度計的顯示器和數據處理系統負責將檢測到的電信號轉換為用戶可以理解的吸光度值,并進行計算和顯示。這些數據系統可以通過電腦界面、觸摸屏或按鈕進行操作,便于用戶設置實驗參數、波長掃描和數據輸出等功能。
6、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是其“大腦”,負責整體設備的操作和控制。通過控制系統,用戶可以設定測量波長、掃描速度、光源切換、樣品路徑等參數。控制系統能夠協調各個組件的工作,確保光源、單色器、檢測器等工作部件在實驗過程中精確配合。
7、光學路徑和反射鏡
光學路徑是指光從光源到達檢測器的路徑。光學路徑中的反射鏡用于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確保光線按照設定的路徑傳播。這些反射鏡通常具有高反射率,并能有效控制光線的傳播方向,減少光的損耗。
紫外分光度計通過其光源、單色器、樣品室、檢測器、數據處理系統等多個組成部分的協調工作,能夠精確測量樣品的吸光度,進而分析其成分和濃度。各個組成部分的設計和性能直接影響其測量精度和穩定性。